2015/07/25

使用VOCALOID技術重現X JAPAN吉他手:hide的歌聲 幕後訪談翻譯

最近利用這兩個禮拜的假日終於把我一直很想翻譯的這篇1萬多字訪談給完成了


之所以會想翻這篇,除了因為我對hideさんVOCALOID兩者都有某種程度以上的了解之外,也因為最初聽到這首跨越了16年的時光,藉由最新VOCALOID技術所復活的hide新曲: ギャル所帶給我的感動及感慨實在難以言喻,希望藉由翻譯這篇訪談,讓多一點對於VOCALOID的音源製作有興趣的網友們來了解一下製作的幕後祕辛。


(以下部分圖片擷取自hide)


 


 


訪談人物簡介:

I.N.A.:
曾經擔任X JAPANRecording Engineer,其後又以身為X JAPAN已逝吉他手HIDESOLO樂團hide with Spread Beaver的成員之一,以及參與hide個人的專輯製作而廣為所知。曾與X JAPAN貝斯、吉他手:HEATHPATA組過名為Dope HEADz的樂團。
木村義一: YAMAHA VOCALOID的企劃製作人,曾擔任VY2ギャラ子NEO等音源庫的企劃製作。
馬場修三: YAMAHA VOCALOID的音源開發製作人,曾擔任植木ロイドV3 ZOLA等音源庫的幕後製作。


 


 


訪談原文連結:  http://cogal.hide-city.com/pc/interview.html


 


 


――首先,關於這次的PROJECT能請YAMAHA的木村義一先生與馬場修三先生來幫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嗎?


木村:基本上我是負責東京YAMAHA Vocaloid 這個團隊的接案窗口。而平常主要擔任這些Vocaloid 企劃的團隊是以位於澀谷的辦公室作為主要的據點。另一方面,馬場先生所在的開發部門是在(靜岡縣)濱松。這次的PROJECT是由環球音樂公司主動向我們釋出「希望能用hideさん的聲音,來讓曲子復活」的提案。


之所以會促成這次PROJECT的一個背景,是幾年前我們有用Vocaloid的技術將植木等先生(2007年去世)的聲音成功地重現出來。也因此環球音樂公司向我們詢問是否能使用同樣的技術,來重現hideさん的聲音讓曲子整個復活起來。也因為這樣,就促成了這次PROJECT的開發契機。


 


――而馬場先生就自告奮勇地擔任起技術性的部分。


馬場:是的。具體上來說是從hideさん的音源庫,也就是彙整所謂聲音素材的作業流程來開始的。


木村:從這個企劃開始到現在,也已經是距今2年前的事情了呢(譯者註:此篇訪談是揭載於201412月)。


I.N.A.:在此,提到這次的歌曲之前,有件事所必須要先說明一下,先把話題回朔到1998年。這首「子 ギャル」,本來應該是要放在hideさん的最後一張原創專輯『Ja,Zoo』裡面的歌曲。而那張專輯大家也知道,在hide去世以後大概有一大半的部分都是由Spread Beaver的成員所協助完成的,也就是將一些未完成的部分加以完工。而在那些歌曲裡面,「子 ギャル」這首曲子,雖然已經有歌詞、也有背景音樂,但主唱的部分就是還沒正式錄完。當初也因為這樣的理由,才無法放進去『Ja,Zoo』這張專輯裡面。


 


――也就是說要將未完成的音源加以完工在當時是可以做到的,但若將沒有Vocal Track的話這以當時1998年的技術是完全不可能做到。如果是現在,就可以使用Vocaloid的技術了。


I.N.A.:是的,就是這麼回事。


2015-07-25 18 56 47.jpg - 日誌用相簿
hideさん的福,首次在電視新聞畫面看到了KAITO!


――YAMAHA公司那邊,是否因為有過植木等さん的工作實績,所以一開始就有自信能完成這次的PROJECT呢?


木村:不,我想最初還是覺得非常困難。以我們公司所擔任過的企劃經驗而言,本來就對於ROCK領域的不太熟悉。而所謂的shout(怒吼)的聲音也不是很擅長。 「子 ギャル」當然也因為是ROCK的曲子,所以最初覺得還蠻困難就是了。


 


――像我自己本身,對於Vocaloid其實不是算很了解,雖然外行人也能想像的出來,但如果是用口齒清晰,自然的發聲作為素材的話,是否在作業上會比較順利一些呢?


木村:對,沒錯。


馬場:平穩的聲音作為素材而言會比較容易進行使用。


 


――也就是說,光是湊齊了50音作為素材而言還是不足就對了? 之前也有聽你們說過,例如「こんにちは」這個音從“こ”進入瞬間的音以及由“こ”轉移到“ん”過程中的聲音素材也是必要的樣子。


馬場:是的。總之就是需要相當龐大的聲音素材。也因此我們就從環球音樂公司所提供的hideさん的聲音全部都聽過……。


I.N.A.:沒錯,所有曲子的Vocal Track都請他們聽過了。


2015-07-25 18 55 32.jpg - 日誌用相簿


――也就是從音源裡只將Vocal的部分提取出來的狀態就對了?


馬場:沒錯。而且也可以說是針對「子 ギャル」這首歌提取所需要的音源素材,一邊蒐集一邊將聲音的片段一個個的進行「這個能用、這個不能用」類似這樣的分類,慢慢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音源資料庫。


 


――就好比像是將歌詞當作拼圖的底稿,然後將聲音的片段一個個拼回去的感覺?


馬場:是的。 就真的是那樣的感覺。


 


――但像是音調(pitch)的部分,所有都是之後才進行調整的嗎?


馬場:關於這個部分,如果原本素材所擁有的pitch與想要合成的音調相差很大的時候,在聲音的音質方面就會有很大的改變。這就跟市售的音樂軟體素材庫是一樣的情況。因此,如果能找到接近合成旋律音調的聲音素材,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話雖如此,要從完全不同的歌裡所提取的素材,找到我們所需要的音調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是了。而且,有些曲子也唱得十分地隨性,或是唱得非常激烈。但也不得不從這些曲子中找到適合「子 ギャル」這個作品的聲音素材。關於這一點真的是花了蠻多的心力在這個過程。


 


――而且現存的vocal track的數量也有限,而hideさん的情況每首歌的唱法又不太一樣,發音的方法也不太平穩。到最後,要湊齊聲音素材這部分反而是最辛苦的呢。


馬場:就如同您所說的一樣。雖然只要湊齊了音源庫以後大部份的作業就可以順利進行下去,但其實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Vocaloid往往隨著音調進行素材合成的時候,所出來的聲音都會有過於平扁的狀況。所以如果要將原本就有的音調感及tone的變化完整呈現出來的話,就必須採用和一般的Vocaloid不一樣的調整方式,才能夠重現那部分的唱腔。而這次hideさん的部分,我們是採用了跟一般Vocaloid音源資料庫完全不一樣的特殊製作工法來製作。而之所以這麼做的主要目的,當然就是讓最像hideさん的地方盡量地呈現出來。


2015-07-25 18 53 14.jpg - 日誌用相簿


――就某種意義而言,一般Vocaloid的聲音是不需要伴隨著人格對吧? 然而,在這次的情況下,聲音是必須要附著上人格特質。就算素材也僅只是順著旋律發聲,但也必須要呈現出hideさん特有的音調及習性的緣故吧? 


馬場:是的。類似像歌いまわし(重唱)的部分也必須要加以重現的緣故。也因此,原本的所需要的聲音素材若能100%來自於本人所特別錄製的話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因為這部分已經無法實現,因此只好用別的方法來補足那些缺少的部分。


木村:而且其實也有用到尚未發表的技術,同樣的也有用在製作植木等さん的PROJECT上面。本來如果必要的聲音素材都湊齊的話是可以順利的將片段連結在一起,但那些中間缺少的部分,是有技術將那些不足的部分加以分析並且進行填補,又或者是將必要的地方用聲音填補起來。類似像這樣的技術這次也使用上了。


2015-07-25 18 54 19.jpg - 日誌用相簿


――就好比像是要復原脊椎的時候,如果中途有不足的地方,只好一邊想像、一邊製作那個區段的骨頭形狀,然後再把它補上去的感覺。應該大致上像是這樣的作業流程對吧?


木村:有點類似那樣的情況。「因為是這個音與這個音的銜接點,所以大概會出現這樣的聲音吧」類似像這樣的解析、預測,然後把它轉換為具體的聲音。這個算是一種還沒有進行公開的調整技術。


 


――也就是說這個PROJECT被判斷為具有需要用到這種技術的價值對吧?


木村:沒錯。如果不這麼做的話也沒辦法重現hideさん的歌聲,而我們的團隊也有著無論如何都想要重現出來的意念。


 


――這麼說來的話,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作業流程到底耗費了多少時間與勞力……。一直到Vocaloid的部分完成,讓I.N.A.さん進行整體音源的統整階段,在那之前大概花費了多少時間呢?


I.N.A.:最終的音源資料傳到我手上的時候,大概是今年(2014)6月左右吧。當然在那之前也有中途讓我聽一下正在調整中的音源,也提出「若能更那樣的話會比較好」類似像這樣的意見,然後幾個月後又再度進行Meeting……一直重複這樣的流程。所以打從201210月這個企劃開始啟動以後,YAMAHA公司的所進行的作業一直持續到今年(2014)6月為止。


 


――也就是說長達18個月。真是浩大的工程呢!


馬場:雖然最後是由我擔任YAMAHA側的Vocal Track製作負責人,但其實在我之前是由別的人在負責,而那個人是一度將這個案子「這個根本不能完成啊」然後擺在一邊這樣。但因為植木等さん的音源庫製作剛好也是由我負責的緣故,所以我是覺得「(hideさん的)應該可以做到吧?」因為這樣所以這個企劃案就到我手邊,變成由我來負責。但在這個時間點,其實已經到了預定交期的半年前了。雖然我平常所進行的龐大作業量很難具體地描述出來,但其實光是要製作一個100%什麼都能唱的音源庫,大概就要花上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子 ギャル」這首歌雖然只有一首,而且只是3分鐘程度歌曲的Vocal Track而已,但我為了專注製作這個案子,整整花上了半年的時間。所以由此可知(hideさん的)大概比製作平常的音源庫困難10倍左右的程度吧。總之就是誰都不要給我出意見,讓我盡情地去製作吧的感覺()其實我一開始也是覺得「這大概不可能完成吧」,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得到了一些靈感,「這麼做的話感覺又更像(hideさん)!」類似這樣在作業的一瞬間所想到的點子。於是覺得「這樣就可以辦到了!」在開始有這個想法的瞬間真的是覺得非常地開心,如果可以的話實在很想一直慢慢進行那個作業,但因為有交期的關係,只好適可而止()。也因為這樣,雖然覺得能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早完成,但還是盡可能地把交期延後,多留一些時間來專注這個案子。


 


――把交期延長以後,也許又會得到新的靈感呢。


馬場:是的。而且如果沒有留一些余裕的空間來做調整的話,可能從客觀的角度來聽會聽不太進去這樣。如此一來,之前全心全力所投入製作的東西可能方向性就走偏了也說不定。所以偶爾需要在作業之餘中途留個像是音階的地方,來做一些調整。但因為我所能負責的部分就僅只於Vocaloid合成技術的範圍內而已「我的部分就到這邊為止,之後的就麻煩I.N.A.さん來處理了」。也因為有I.N.A.さん做後盾的關係,整個作業分配也就理所當然地讓我覺得非常安心。


 


――因為最後是交由I.N.A.さん的手上完成,才會產生的這種安心感……。但就真的好像是在挖掘恐龍的化石一樣,一邊製作骨架一邊組裝完成的龐大作業量呢。


馬場:說實在的,真的很難用其他案子的量來比較。但是這種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我覺得跟以往的製作情況是類似的。


 


――要判斷整個作業是否已經處於完成狀態,我覺得也是蠻困難的吧。而且你又必須要由自己決定做到哪種程度才算完成。


馬場:是啊。關於這點,當然也有跟一開始就得到(來自環球音樂)提供的hideさん的Original Track(譯者註:這邊指的應該是收錄於專輯最後一首的子ギャルDEMO)相互對照之下才有個完成依據的關係。這邊也必須要提到一個幕後秘辛,與我同部門的隔壁座位的同事,其實是hideさん的死忠fan我從她那邊真的得到了非常多的建議。做好的部分給她聽過以後,被她否決掉的部分也是有很多「這個怎麼樣?」「不,這樣的根本就不是hide啊」類似像這樣的交流對話還蠻多的()。我覺得能完成這個企劃案,她所給的建議真的佔了很重要的因素。「這份企劃能到我手上真是太好了」,但如果沒有她的幫忙我可能也沒辦法這樣想吧。除了這個偶然以外,這也跟我自己那個時候剛好有空檔可以承接這份案子也有關係。有很多個偶然重疊在一起,造就了能夠完成這個企劃案的契機。就好像是無形中有股力量在引領著我們去完成的感覺呢。


 


――在這邊我想確認一點的就是,在兩年前這個企劃開始啟動的時候,截止日期大概是設定在什麼時候呢?


馬場: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


木村:其實一開始是沒有設定所謂的截止日期,因為都還不能確定是否能做得到的關係。


I.N.A.:做得到或做不到,確認後才有辦法談往後的事情。當然在這其中也有很多次覺得「這樣的大概沒辦法吧?」大概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重複類似這樣的確認過程……。


馬場:I.N.A.さん應該有聽過初期階段的部分音源吧?


I.N.A.:是的,我都聽過了。


木村:那個時間點大概已經到了2個月左右的程度,總之先做做看,然後再讓他們聽聽看,再判斷是否要繼續進行下去這樣。老實說在那個段階出來的成果不是說很好就是了。雖然也有一度考慮過是否要乾脆放棄,但既然他們都已經提供給我們hideさん的這麼龐大的聲音素材,其實也是很想繼續進行下去……。而且就我們的立場而言,也覺得說或許在進行這個作業過程中所得到的靈感會對於之後的技術有所幫助。也因為這樣,就向他們表示「再讓我們努力一下吧」,工程師也改成馬場來擔任。


I.N.A.:也就是說在那個時間點,是使用了YAMAHA"目前"的技術來進行製作的對吧?


木村:沒錯就是這樣。然後因為目前的技術還是到了一個瓶頸,所以就使用了剛才也有提過的未公開的新技術,將缺少的部分進行填補的工程。用這樣的方式推進作業後,就覺得「這樣的話或許就能辦到了」。


 


――這時間點也算是蠻巧妙的呢。如果2年前就已經使用了這項技術的話,或許這個音源會更早登場也說不定。但實際現在完成的時間點,也剛好趕上了hideさん第50回次的生日呢。


木村:是啊。所以當我們看到音源具體成形後真的是鬆了一口氣,也單純地覺得很高興。


 


――您剛才有提過說初期段階的Vocaloid音源不是很理想,請問就究竟是哪邊不行呢?


I.N.A.:一開始的階段,總之真的聽起來不太像hide在唱歌就是了。最初的印象是覺得說如果不改進的話,這種狀態是無法呈現出來給大家聽的。我當初真的是那樣想,直到某個時間點後,突然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樣的話好像就可行了?」這個Timing就突然到來了。


馬場:我想I.N.A.さん最初聽的DEMO,應該是在我還沒開始參與的階段。所以那個時候到底聽起來怎麼樣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我開始接手的時間點,照理來說那個應該是在那之後又有所進展的音源才對,但我那時候聽的感覺是「這樣的根本就不是hide啊」不得不這樣說。我也記得我那時有說過這樣的話。但在同一時間,我也說了「這個實在太有趣了請讓我來負責吧」()


 


――實際上如果沒有抱持著這樣的興趣及好奇心進行製作的話,是無法做到這麼徹底的程度吧。


馬場:雖然這是屬於我個人的事情,但我從事Vocaloid的工作到今年已經是第11年了。其實我當初就是因為聽說有將逝者的聲音合成出來的可能性,才進入了YAMAHA這家公司。所以這其實也是跨越了10年以上的夢想呢。我也有著總有一天想要做這樣的工作,而當這個想法實現的機會來臨的時候,就覺得「無論如何請讓我來完成!」。


 


――原來如此。況且這個PROJECT的成功,也對未來的VOCALOID發展算是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吧。


馬場:是的。我覺得真的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這邊把話題再拉回歌曲本身。在剛剛訪談的開頭,您有提到這首歌原本是應該要放入『Ja,Zoo』的曲子,也就是說在當時已經處於「再錄個VOCAL(track)以後就完成了」的狀態是嗎?


I.N.A.:沒錯。基本的編曲大致上都已經完成。「HURRY GO ROUND」這首的情況也差不多,BAND的部分,音樂的部分大都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比方說像是「HURRY GO ROUND」,是原本就已經有錄好的VOCAL track才有辦法將那首歌後製完成。「子 ギャル」的話是因為只有留下沒有歌詞的「啦啦啦~」的試唱track,才沒有辦法完成。雖然算是有點題外話,不過在這次發行的初回限定盤專輯裡面,有將那時候錄的「啦啦啦~」試唱track作為Bonus曲收錄進去。從最初的模樣,到最後曲子整個完成的狀態,這中間的歷程我也希望讓大家能藉此了解一下。


IMG_0409.JPG - 日誌用相簿
被譯者戲稱為史上最多Bonus Track”的專輯w


――也就是說不只是2014年的版本,1998年版的狀態也原封不動地讓大家聽聽看是嗎。


I.N.A.:是的。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是先有1998年的DEMO版本為基礎,再加上這次所製作的歌詞部分後,才能完成這次的新版本。


 


――也幸好歌的主旋律已經有了,而且歌詞也是處於寫好的狀態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I.N.A.:是啊。那個DEMO音源其實我在擔任hide的官方活動DJ的時候,偶爾有放出來給觀眾們聽過,所以應該會有人有聽過「啦啦啦~」狀態的印象。


 


――「子 ギャル」這個曲目標題原本就已經存在了嗎?


I.N.A.:是啊。 標題的話在當時就已經有了,而且我也明言過唯獨「子 ギャル」這首歌還沒完成的這件事。所以我想一些比較核心的忠實聽眾應該會知道才對。


 


――以作為要收錄進『Ja,Zoo』的曲目來說,算是比較偏POP類的曲子吧。我也覺得這首歌無論有沒有收錄進去,感覺多少都會對專輯本身的印象造成影響。


I.N.A.:就真的像你說的一樣。其實連曲順也已決定好了,在當時hide是用手寫的曲順表裡面,一排下來幾乎都是英文標題的曲子中,唯獨這首「子 ギャル」的標題是用漢字加片假名的組合。


 


――所以這真的是很難得一見的標題啊()


I.N.A.:就是說啊()


 


――本來這首歌是準備要排在『Ja,Zoo』專輯裡的哪個位置呢?


I.N.A.:大概在中間左右吧。但也因為沒了這首歌,所以造成專輯本身的平衡度不是說很好,也因此實際出版的『Ja,Zoo』的曲順有一個地方做了變更。


Ja,Zoo.jpg - 日誌用相簿
hideさん過世後,199811月所發行的個人SOLO第三張專輯,在當時的銷售量達到了百萬實績。


――所以I.N.A.さん本身是否抱持著,遲早要讓「子 ギャル」這首歌呈現在世人的面前,類似這樣的使命感呢?


I.N.A.:講到這點,其實沒有那樣的想法耶。總而言之我是絕對不想把DEMO的狀態下的曲子直接拿來出CD就是了。從1998年的時間點開始我就一直堅持這個原則。類似把隨性的哼歌音源也當作是「挖掘秘藏音源!」然後直接把它拿來出版的例子我想也不少見,但我是一直堅持不想這麼做的原則。


 


――不想這麼做的理由究竟是?


I.N.A.:畢竟我也跟著hide從以前就以更高的完成度為目標一直走到現在,而如今要我把還在中途階段的音源放出來給觀眾聽的話……我就真的只好拒絕了。


 


――也因為這麼做會違反本人的遺志,是因為做了這樣的判斷對吧?


I.N.A.:是啊。如果我把這樣的音源拿出來的話,那就整個失控變成什麼都可以拿來出了。像是排練時候的音源啦,類似這種的也被問過能不能拿來出版之類的。如果拿來出的話就真的是沒完沒了。


 


――也就是說,對I.N.A.さん而言這首歌與其拿來出版,你是比較偏向處於保護它的立場。而會讓你的態度有所轉變的契機,也是因為VOCALOID的技術已經確立的關係對吧?


I.N.A.:沒錯。老實說,我是真的沒有把這首歌整個完成、作品化的打算。而這個想法也一直到這半年~1年的時間內開始改觀了。當初是抱持著如果連YAMAHA公司都沒辦法的話,那這個企劃就到此為止的想法。也因為在那之前所讓我聽的音源,都讓我覺得沒辦法做到的感覺。所以(聽到馬場先生接手後所做出的音源)連我自己也嚇了一跳。因為就真的跟當初讓我聽到的是完全不同次元的東西。


 


――I.N.A.さん你自己本身也很擅長VOCALOID嗎?


I.N.A.:我自己在這之前是幾乎都沒接觸過。但也因為這個PROJECT,我去報名參加了教學講座()


馬場:也就是說想試試看VOCALOID的想法,並不是I.N.A.さん本身的意思囉?


I.N.A.:對,不是我提案的。一開始好像是唱片公司還是事務所那邊「像這種的應該有試一試的價值吧?」所提出類似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到目前已經將曲子整個完成的現在,對I.N.A.さん而言,這首歌已經變成“想呈現給大家聽”的作品了吧?


I.N.A.:當然。我真的覺得能完成真是最好不過的了。老實說,我現在都還不敢相信我真的已經把它完成了呢。


 


――關於除了歌唱以外的音源,在當時所錄的部分算是已經處於完成度很高的狀態嗎?


I.N.A.:沒錯。但由於還是以DEMO音源為基礎的關係,在把音源整個作品化的過程中,這次我也加入了一些我個人的構想在裡面。實際上的做法也有蠻多種的,譬如說把Spread Beaver的成員再一次的集合起來重錄是否會比較好,類似這樣的想法。一直想著想著,到最後想到說:應該要加進去1998年『Ja,Zoo』專輯裡所該有的要素,類似這樣的結論,也就是回歸當時的一些做法而已。


就好比說這次DRUM的部分是讓JOE(宮脇知史)來重新錄製,而hide的歌裡所有的DRUM幾乎都是由JOEZEPPET STORE的柳田君他們兩個下去錄的關係,所以在當初DEMO階段的時候已經有柳田君所打的DRUM的部分。而當時track就被我拿來跟JOE重新錄製的部分做結合。在那個時候hide是把這種做法叫做“CyborgRock”。


 


――對啊。就是兩手跟兩腳各自所發出來的音都是出自不同人的做法。


I.N.A.:是的。 Pink Spider」的時候也有讓他們2人的DRUM做結合的緣故,就想說再一次重現那時候的做法。還有就是把機械的部分也加進去,讓2人所打的DRUM音源與機械融為一體等類似這樣的做法。像這樣把當時跟其他曲子一樣,加入『Ja,Zoo』也不會有違和感的聲音,邊想起那時候的情況然後一邊延襲下去這種做法。然後就是為了重現當時的情境,把目前混音時幾乎都用數位化(例如Pro tool)來處理的部分,刻意用類比式的做法來處理。像這樣盡可能地以貼近當時的做法為基準,然後納入目前較好的部分後才總算大功告成。


 


――之後才加錄的新的音源,是只有JOEさん的DRUM而已嗎?


I.N.A.:不,除此之外也有請defspiralMASATO君彈吉他的部分。之所以請他來彈,是因為2年前他在『Pink Spider』的舞台劇裡演出時,他比任何人都還要擅長COPY hide的曲子。能夠做到如此忠實重現的,我想大概除了他以外別無他人。所以,像是hide會在什麼段落有著時什麼樣的彈奏習慣,我想他也應該很清楚才是。也因為這樣才請他來彈奏吉他的部分。當然hide本人所彈的吉他段落,能用的也都全部用上了……。然後,其實也有找CUTT君來幫忙。我請他參與了背景合唱的部分。之所以找他是因為當初YAMAHA公司在承接這個企劃的時候,如果「子 ギャル」這首歌的主旋律如果只有「啦啦啦~」的部分感覺好像難以表達出整體的印象,所以必須要做出帶有歌詞的歌唱部分給他們做參考。而那個部分就是我跟CUTT君一起製作的。我把這部分的音源給YAMAHA公司負責的人員聽,讓他們在製作的時候也能承襲這樣的歌詞演唱方式。


 


――也就是說CUTTさん是擔任VOCALOID的參考音源是嗎?


I.N.A.:沒錯,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在正式的錄音時我也請他來參加,讓他擔任背景的合聲。而且實際上也是因為沒有hide自己本身的合聲音源的關係。畢竟光是VOCALOID track就需要花上2年的時間來製作了,也總不可能請他們順便再做個合聲吧()。因為這樣的緣由,再加上我自己也很希望CUTT君來參與這次的製作過程才請他來幫這個忙。到最後發覺還蠻不可思議的是,當年LEMONeD的相關人員幾乎都有參與製作。像是那時候TRANSTIC NERVEMASATO君與shameCUTT君,然後還有ZEPPET STORE的柳田君以及我們。雖然最後會由這群人來製作也算是巧合就是了。


 


――雖然這是偶然但我也覺得冥冥之中還是有所謂的必然性。畢竟音樂劇的時候是不可能請一個完全無關的音樂人來擔綱演出才是,但我也覺得因為這樣才有了這次豐碩的成果。


I.N.A.:嗯,你說的沒錯。


 


――對這首歌有著怎樣的體會與感受,雖然都是必須交給聽眾讓他們去各自解讀,但關於這一點我也因此察覺到一件重要的事實。hideさん離開以後也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這首歌是唯一一首在目前的這個時間點上所有人能夠同時聽到的曲子。這對於從以前就一直很喜愛他的音樂的人們,以及沒辦法在他生前的時間點上實際聽到他的歌而感到惋惜的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包含在這個事實裡面。


I.N.A.:沒錯,事實上這次的曲子也真的是新歌。其實本來在唱片公司的會議上是想要把這次的專輯定位成“包含未發表曲的精選盤”,但結果變成“加入新曲的專輯”就是了。


 


――而且這次的「子 ギャル」在曲風上而言,也幸好不是那種浩氣磅礡的抒情歌,或是很有戲劇性的大作之類的。因為如果下了類似「使用最新VOCALOID技術所誕生的夢幻新曲!」這樣的標題以後,如果曲子本身屬於那種性質的話,感覺又會太過於著重這種意義的感覺。


I.N.A.:沒錯。但那樣也是挺好就是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也感覺比較像是hide會做的事情。我這次關於技術上的問題都委託YAMAHA公司來製作,在我從他們那邊拿到完成的音源以後,大概整整閉關了4個月,好比像是在一開始有的那個地基上所組好的房子外頭,開始進行外牆美化以及內部裝潢的感覺。在這4個月裡的頭一個月就真的是不斷的摸索,然後從錯誤中學習。連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的感覺。把這個跟那個接在一起,或是整個替換掉。畢竟這種作業並不是只有把拼圖組合起來而已,還必須連拼圖本身也必須由自己重新製作。把不符合設計圖的拼圖稍微刪減,或是把兩片拼圖各一半的合在一起……。如果要具體描述我的製作過程,大概就是像這個樣子吧。


 


――但對於I.N.A.さん以及馬場さん來說,能夠確定的一點就是你們都完成了過去所沒有做過的創舉啊。


I.N.A.:是啊。


馬場:沒錯。


I.N.A.:在經過這次的一連串作業,也讓我重新體會到一件事。雖然目前業界已經完全變成是以數位化為主流,大家都能用Pro Tool Hard Disc來作為錄製音樂的媒體。但我在19911992年跟著hide一起做音樂的時期,那時還處於那些東西剛推出尚未確立的年代。當時我們都是使用Multi Track Recorder來把VOCAL的部分進行編輯作業。所謂的編輯就像是把類比式的音樂卡帶剪下貼上的感覺。也或許因為我有過與他共事的這段過程,我才能將hide的歌完成到能呈現給大家聽的程度也說不定。


 


――在歌曲的表現方式上,也是以1998年的hideさん為基準的對吧? 如果是現在的他或許會這樣做,有沒有類似像這種去揣摩他的製作方向呢?


I.N.A.:嗯,這倒是沒有。無論如何都想要以『Ja,Zoo』為製作的基準,而且也想要傳達出把這首歌納入這張專輯後「『Ja,Zoo』終於真正完成了!」的感覺。而我也是以這樣的目標來進行製作。


 


――原來如此。我終於理解了。最後請與我們分享一下,在這個PROJECT完成時的當下有著什麼樣的感想呢?


木村:首先是覺得音源最後有完成真的是太好了,我真的是由衷地這麼覺得。當然除了想傳達給世間上的所有人聽過以外,老實說也是想讓我們YAMAHA來製作hideさん的VOCALOID。也就是所謂的產品化。但因為音源庫所缺少的部分實在太多,所以要達到產品化的地步可能還沒辦法就是了……。當然對此我也覺得有些遺憾。以目前的素材量及技術,雖然總算還能完成「子 ギャル 」這首歌,但除此之外要再製作其他的曲子就不太夠了。但無論如何,這對於以後的VOCALOID發展來說都將會是很重要的一個進程。


馬場:雖然用言語有點難表達我現在的心情,對我而言,雖然光是完成這個企劃的骨架部分就已經費盡我的心力了,出來的結果究竟好不好其實我也不是說很清楚。而這個成果,可能要等到正式發行、接收到讓hide fan們的反應後……才真正有所謂的真實感受吧。我從現在就開始期待那一瞬間的到來。


I.N.A.:我是真的覺得……就跟hideちゃん常說的這句一樣:「聽起來好聽就沒問題啦」。所以像是跟這些技術人員,一起花上多大的心力下去製作我覺得都是其次。總之我還是打從心底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很高興地聽到他的新歌「子 ギャル」也覺得光是這點就足夠了。


 


――最後,我也想向這個能將未完成的一首歌,以如此慎重又仔細的製作方式將它順利完成的團隊表達我個人的感謝。


I.N.A.:謝謝。但也因為有他留下了這首歌,這所有的一切才能跟著成立呢。


 


 


訪談者: 增田勇一


 


翻譯: Kitsunesaru 

 ----------------------------------------------


譯者後記:

2014.12.22inNANBATowerRecord
↑這是當年hideさん「子ギャル」專輯發售時,譯者碰巧經過TOWER RECORD大阪難波店時的特別布景。

由於譯者開始喜歡上hideさん的音樂已經是2000年以後的事情,可以說是與hideさん生前的全盛時期錯身而過…
對此一直覺得非常惋惜。
如今拜科技進步、VOCALOID的技術所賜,真的沒想到在多年以後還可以親耳聽到hideさん的「新曲」。
當時把剛買來的CD放進去PC裡,閉上眼睛,聽到透過耳機所傳來的hideさん的歌聲…
hideさん背著電吉他在台上唱這首歌的身影感覺已經歷歷在目了(;_;)


子ギャル這首歌能用VOCALOID技術重現hideさん的歌聲到這種程度真的非常不簡單,
有興趣的同好們不妨可以參考下列的購買資訊,實際入手專輯來支持一下喔~!


 ----------------------------------------------


hide「子ギャル」的專輯購入資訊:

95樂府
 子 ギャル [SHM-CD+DVD] [初回限定盤]


iTunes商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同好留言&交流一下喔~